Spring Cache with Redis 的缓存策略主要涉及到缓存的存储、更新和失效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缓存策略:
-
缓存穿透:当查询一个不存在的数据时,也会将这个空结果存储到缓存中。这会导致缓存中存在大量无效数据。解决方法是在查询为空的情况下,不将空结果存储到缓存中。
-
缓存雪崩:当缓存中大量数据的过期时间都集中在同一时刻,导致缓存失效,大量请求需要重新查询数据库。解决方法是为缓存设置随机的过期时间,以分散缓存失效的时间点。
-
缓存击穿:当一个热点数据在缓存中过期后,大量请求同时访问这个数据,导致缓存无法满足请求,需要重新查询数据库。解决方法是使用互斥锁或者分布式锁来保证只有一个请求能够访问数据库,其他请求等待缓存更新。
-
缓存预热:在系统启动时,预先将一些热点数据加载到缓存中,以减少系统启动后的数据库压力。
-
缓存更新:当数据发生变化时,需要同步更新缓存中的数据。常见的更新策略有:
- 写时更新:在数据写入数据库的同时,更新缓存中的数据。
- 读时更新:在数据被读取时,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该数据,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否则从数据库中读取并更新缓存。
- 懒惰更新:在数据被读取时,不立即更新缓存,而是将更新任务的ID存储起来。当缓存失效时,根据更新任务ID批量更新缓存。
-
缓存降级:在高并发场景下,为了减轻数据库的压力,可以考虑暂时关闭缓存功能,直接查询数据库。当系统压力降低后,再开启缓存功能。
在 Spring Cache with Redis 中,可以通过配置缓存策略来实现这些策略。例如,可以使用 CacheManager
配置缓存过期时间、最大缓存条目数等参数;使用 @Cacheable
、@CachePut
和 @CacheEvict
等注解来定义缓存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