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的协程调度是其并发模型的核心部分,它采用了M:N的调度模型,即M个协程在N个操作系统线程上运行。Go语言的调度器设计得非常高效且易于理解,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其架构设计。
1. G(Goroutine)
G是Go语言中的最小调度单位,它代表了用户级的一个协程。每个G都有自己的栈、程序计数器和其他运行时信息。
2. M(Machine)
M代表了操作系统线程,是Go语言调度的载体。每个M都有一个本地的G队列,用于存储待执行的G。
3. P(Processor)
P代表了逻辑处理器,是Go语言调度器的核心组件。每个P都有一个本地的G队列,并且负责将G分配给M执行。在Go 1.14之前,P的数量受限于系统的CPU核心数;从Go 1.14开始,可以通过runtime包的GOMAXPROCS
函数设置P的数量,或者让Go运行时自动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P的数量。
4. 全局队列
当P的本地G队列为空时,它会尝试从全局G队列中获取G来执行。全局G队列用于存储未被任何P分配的G。
调度器的工作原理
Go语言的调度器采用了工作窃取(Work Stealing)算法来平衡P的负载。当一个P的本地G队列为空时,它会尝试从其他P的本地队列或全局队列中窃取G来执行。
调度器的优化
Go语言的调度器还包含了许多优化措施,例如:
- 抢占式调度:Go 1.14引入了抢占式调度,允许调度器在G执行时间过长时抢占它,从而保证其他G有执行机会。
- 工作窃取优化:通过优化工作窃取算法,减少线程间的竞争,提高调度效率。
- 动态P数量调整:根据系统负载动态调整P的数量,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总结
Go语言的协程调度器设计得非常高效且易于理解,它采用了M:N的调度模型,通过G、M、P和全局队列等组件实现了高效的并发调度。同时,Go语言的调度器还包含了许多优化措施,如抢占式调度和工作窃取优化等,以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并提高调度效率。